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第768次分享,本文系少年商學院專欄作者、定居英國倫敦的華人媽媽李爽獨家授權。
應該是無心栽柳,從 3年半前大女兒第一次接觸擊劍,到現(xiàn)在不管身體多不舒服或心情不好,她都能堅持每周訓練4次(點擊此處查看作者“擊劍”的相關文章),總時間長度達5個半小時,而有時晚上9點結束后還得做第二天必須交的家庭作業(yè)??陀^說,作為媽媽的我,自己也沒有這樣的動力和毅力。
這當然主要是大女兒的個性使然,一旦做了,就要做到最好。但也和這幾年當?shù)鶍尩牟粩嗤诟鞣N小“坑”,“陷”她于體育有關。這“坑孩子”的教育方法同樣適用于激勵孩子發(fā)展其他興趣。
▋在孩子心中樹立幾個“別人家的小孩”
大女兒在10歲半時加入學校的netball(英式籃球)隊。她并不特別擅長體育,長短跑、網(wǎng)球在年級里也就是中等,所以培養(yǎng)她對體育的興趣和信心是第一步的。
我于是一直在尋找刺激她的機會。終于有一次,她被選為進步最快的Netball隊員,獲獎時從特邀嘉賓安迪穆雷手里拿到獎牌,高興得不得了,但我卻被高中部的校隊長所吸引,故意在她面前大夸那女孩舉止落落大方、言語風趣。
像這樣樹立標兵人物,對孩子來說,大有幫助,這些就在身邊的人物會給她們一種動力。但要注意挖“坑”有技巧:不要讓被坑者感覺任何壓力。評論標兵人物時,只要多方位贊嘆標桿人物哪些方面讓你喜愛就夠了,不要有任何一個字跟孩子有關系,才不會引起反感,也不會給予她們壓力從而逆反(壓力需要來自孩子們自己內(nèi)心深處,而不是成人)。
這種“坑”永遠不嫌多。此后只要見到這個校隊長,我都要大夸一番。要知道,校隊長一般只有高中最后一年的學生才有機會當,且多半是體育健將,學習一般也挺好,號召力、領導力和組織能力一樣不差。在女兒面前夸得多了,她就會自己開始反思自己成為更優(yōu)秀的自己,向前輩們看齊。
▋孩子自己的事,再累也不應越俎代庖
有了目標,還得有實現(xiàn)的手段。
記得在她11歲時,第一次參加全英格蘭11歲組佩劍比賽,意外拿到了女子銀牌。當時只有她爹非常冷靜地挖了一個大坑,說:“要有能力打金牌才算數(shù)。體育比賽只有第一?!?/strong>還批評她比賽之前都沒有自己準備,全是媽媽代勞,完全沒有職業(yè)范兒。
這實在是太“虎媽”了!當時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做法,小朋友嘛,玩玩就好了,那么認真做什么?后來她爸爸說,鼓勵孩子進步,不能只有夸獎——這恰是英國教育的弱勢,其實孩子需要學會客觀看待事實,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,她才會重視自己的所得。家長越位代勞是事倍功半的。
此后的一年里,在她所有的比賽前,我都會找到主辦方的網(wǎng)頁,把她年齡組的名單打出來,讓她過目。同時還會把俱樂部其他參賽者年齡段的名單也打出來,聽她分析。賽后,則把從小組賽到?jīng)Q賽所有結果都打出來,也聽她意見,比如誰為啥得這個分,誰又遇到了哪些對手……
像這樣日積月累,現(xiàn)在她已經(jīng)能自己主動找到賽前資料和賽后資料,對整個英國佩劍從11到23的男女選手都有概念,也養(yǎng)成了一個好習慣,每次在賽前會想自己遇到哪些對手,該如何設計出擊或者防守。這種思維的訓練成為在鼓勵她用體育強身健體之外的一個收獲。
▋挖坑,還得懂填坑
光挖坑當然不夠,畢竟小朋友們的成長不是一種模板,放進去就自己開花結果。學會填坑或者說幫她跳坑也是很重要的。
去年秋天,因為學校的課業(yè)越來越多,跟她商量后,把每周兩次的游泳給停了。而因為沒有時間,她連學校的Netball Trail(試練)都沒有去,體育老師來問是不是太忙,甚至可以按照她的時間安排試練,但她還是回絕了。
回來她說,周一二四五都有擊劍,已經(jīng)和周一有時有音樂會重復了,而Netball比賽的時間基本是周一和周三課后,她如果被選上,就完全沒時間做作業(yè)了。當時我就同意了。
現(xiàn)在看來這種填坑及時而且必要。
看女兒現(xiàn)在的狀況,除了在擊劍上她表現(xiàn)出色,Netball和游泳并沒有那種打到全國乃至歐洲的水平,而她個人的身體素質也沒有專業(yè)運動員的苗頭,如果都抓住不放,會造成她整個人重心不穩(wěn)。有一項運動能達到多方面的目的就夠了,不必要太貪心,畢竟她天賦有限。
陪孩子成長,其實就是挖坑、填坑不斷交替的過程,它最大的快樂便在于家長需要從中不斷學習。每次和孩子“過招”,看似斗智又斗勇,其實怡性又養(yǎng)神。聰明的父母樂于給孩子挖坑,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成長規(guī)律和現(xiàn)實情況填坑。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